父母修身方可教儿有方

Public suqing 写于 2016-08-22

  "“长大了要孝顺父母······”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对这句话应该都不陌生。但是,这句话真的有用吗?孩子会照我们说的做吗?诸多事实证明,他们只会照我们做的做。

  父母教育是孩子做人的底线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苏霍目林思吉说:“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家长在孩子面前怎样做人,取决于孩子从榜样中吸取如何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家长的个人品质是家庭教育的保证,只有家长有了正确的言传身教,才能够使孩子信服家长讲的道理。

  当下很多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推向学校教育一方,一旦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总会对学校抱有怨言,岂不知家长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学校教育固然十分关键,但再好的学校教育离开了合理的家庭教育,也宛如空中楼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孩子最早接触的世界主要是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长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

  曾子守信为子杀猪

  孔子手下有一个名叫曾子的弟子。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着喊着非要跟去。无奈之下,妻子指着猪圈里那头老母猪说:“你乖乖在家,我回来后把那头老母猪杀了给你吃肉。”于是,孩子擦了擦眼泪、眨了眨眼,信以为真。

  妻子回来后,见曾子正准备杀猪,赶忙拦着说:“你要干什么呀?难道你真的要杀猪么?我这是缓兵之计,不是真的要杀那头猪!”曾子头也没抬地说:“怎么能欺骗小孩子呢?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最后,曾子果真把猪杀了。曾子也因此为后世传颂。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会这样教育孩子:你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这种空洞的说教产生的效果往往很不尽如人意。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并成为他们行为举止的参照。家长如果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首先必须做到。

  育儿先律己

  妈妈带着5岁的娜娜到别人家做客时,娜娜非常没有礼貌。回到家后,妈妈把娜娜叫到身边,严厉地对她说:“娜娜,妈妈发现你和王阿姨讲话时,没有运用礼貌用语。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记不住!”娜娜顶嘴说:“妈妈你不能怪我,我是和你学的。你和奶奶就是这样说话的。”妈妈听了娜娜的话,脸瞬间红了,一时也说不出话来。

  可见,孩子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与家长相对照,甚至家长行为中的某些失当之处也往往会成为一些孩子开脱错误的“口实”。娜娜的妈妈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孩子做到,结果造成了被孩子反诘的尴尬。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如果家长自身存在着很多缺点那又凭什么要求孩子一定做到完美。

  未成年的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非常强,在他们心中,家长的一切言行举止都是最标准、最美好的。他们对家长的一切有着强烈的模仿欲望:家长的说话走路、待人接物······都会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会努力去模仿和效法。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榜样

  未成年的孩子特别是幼儿期的孩子,正处于一个模仿学习的阶段,很难辨别甚至是完全不能辨别是非对错。家长坏的习惯和行为极易影响孩子,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谨言慎行,以身示教,凡是不良的言行,首先要杜绝在自己身上发生。

  一天,妈妈的朋友送了一件礼物给娜娜,可娜娜在接受礼物时并没有礼貌地说一声谢谢。于是,妈妈就微笑着对娜娜说:“娜娜,你好像忘记说什么了?”娜娜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说一声“谢谢”。这时,妈妈对客人说:“谢谢您送给娜娜的礼物,我代娜娜谢谢您!”娜娜听了妈妈的话,意识到自己没有表示应有的礼貌,于是连忙说道:“娜娜也谢谢阿姨!”

  假如娜娜的妈妈硬是逼着娜娜说“谢谢”,娜娜未必肯说。而妈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榜样,使娜娜自己主动地学习,这样取得的效果更好。家长的榜样作为一种具体的形象具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力量。孩子们初入社会本是白纸一张,对社会的态度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很多都是从家庭的氛围中慢慢培养出来的。

  父母修身方可教子有方

  很多家长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不务正业、吃喝玩乐;要求孩子早睡早起,自己却睡懒觉;要求孩子少看电视,自己却抱着电视看;要求孩子礼貌待人,自己却粗话满嘴,脏话联篇……试想,家长这样的行为能够使孩子信服吗?这只会给孩子提供学坏的借口。

  中国有句俗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家长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缺点或不足,我们也不会要求家长达到圣人的境界,但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力展现自己的优点,起到表率作用。

  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事实上的确如此,从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家长的行为举止和品德修养。自私自利的家长很难培养出乐于无私奉献的孩子;心胸狭隘的家长也很难培养出胸襟开阔的孩子;目光短浅的家长同样很难培养出志向远大的孩子。"
 

类别:宝宝成长历程 | 标签: 教育  


0 条评论
添加评论